生物醫藥產業是南京重點打造的創新性產業集群之一。2024年,全市生物醫藥產業企業營收超2100億元,增幅5%。作為長三角地區重要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南京的生物醫藥產業正呈現蓬勃發展的生機和活力。
位于江北新區生物醫藥谷的世和基因是一家生物醫藥領域的科創獨角獸企業,企業致力于為癌癥患者“繪制”出基因圖譜,并結合臨床證據,協助醫生為患者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憑借卓越的創新能力,世和基因在創新醫療器械診斷試劑領域屢創佳績。比如,企業自主研發的“世和一號”非小細胞肺癌組織TMB檢測試劑盒,作為國家藥監局創新醫療器械獲批上市;企業自主研發的多癌種早篩產品“鷹眼CanScan”獲得美國FDA授予的突破性醫療器械認定。
世和基因早篩醫學部總監楊珊珊博士表示:“世和鷹眼通過AI算法 全面分析基因組學層面多維度數據,可實現一管血篩查九種高發腫瘤,并精準溯源腫瘤信號來源器官。相較于傳統篩查方法,鷹眼不僅覆蓋了目前尚無標準篩查方法的癌種,如胰腺癌,還顯著提高了早期癌癥篩查的性能,該產品已獲得美國FDA突破性醫療器械認定和歐盟CE認證。”
生物醫藥產業的蓬勃生機,從1類創新藥的獲批數量也可見一斑。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有40款1類創新藥獲批上市,南京企業拿下3席,年初,寧企江蘇奧賽康藥業研發的1類創新藥利厄替尼片,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上市,又拿下2025年全省首個1類創新藥。
創新藥研發企業——南京維立志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就有12款創新候選藥物組成的差異化管線,其中6款已成功進入臨床階段,4款主要產品處于全球臨床進度領先的候選藥物之列。
維立志博資深副總裁 首席科學官凌虹說道:“最靠近就是接近上市階段的一個藥物是我們的代號叫LBL-024,它是一個以免疫調控為基礎和出發點的這樣一個雙特異性抗體,用于惡性腫瘤的治療。目前在中國和美國的監管當局 已經獲得孤兒藥和突破性治療的創新藥這樣的一個界定。這個藥在去年的時候 也經過中國的藥審當局獲得進入關鍵性臨床,或者也叫注冊性臨床實驗階段的這樣一個藥物。它在目前的臨床數據來看,它在一部分的特別惡性的腫瘤上,特別是在比方說神經內分泌癌上面,獲得了非常好的一個臨床療效。”
近年來,南京生物醫企百花齊放:金斯瑞是全球最大的基因合成供應商之一;諾唯贊成為國內酶制劑領域的頭部企業;馴鹿生物、傳奇生物研發的CAR-T產品先后獲批,占全國獲批CAR-T產品的三分之一……產業“向新”“向上”的背后,離不開良好的產業生態和政策助力。
近年來,南京組建了由19個部門、14個板塊組成的生物醫藥產業工作專班,通過資金扶持、政策傾斜和服務保障的方式精準施策;先后出臺《生命健康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南京市打造生物醫藥產業集群行動計劃》等一攬子政策文件,在研發創新、成果轉化、審批審評、人才保障等方面全方位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南京組建20億元規模的生物醫藥產業母基金,在創新藥物、醫療器械和生物科技領域,對臨床Ⅲ期數據積極或即將進入商業化的研發項目、具備技術轉化價值的優質人才、龍頭企業并購重組等給予重點支持,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去年底,教育部與江蘇省簽約共建首個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南京生物醫藥分中心在江北新區揭牌,目前已收集全國高校近千余項科技成果,23項成果落地轉化。日前,規模約5億元的江蘇首只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基金也已成立,即將投入運營。
世和基因早篩醫學部總監楊珊珊博士表示:“南京科教資源豐富,這讓我們能夠與本地的高校緊密合作,建立起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吸引并培養了一批覆蓋腫瘤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物信息學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復合型人才,這些人才為公司的創新研發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持。南京的營商環境也非常適合生物醫藥企業的發展,以世和一號試劑盒創新獲批為例,企業不僅享受到了省級財政660萬元‘免申即享免申即享’獎勵,更通過入選省級重點推廣應用‘雙新雙新’目錄,快速打開臨床應用的通道。”